党建思政网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2025年“大思政课”实践研修顺利开展

发布日期:2025-07-17

7月14日,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开展"筑牢信仰之基·赓续红色血脉·锻造时代先锋"主题实践研修活动。40名师生代表通过实地研学,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伟大成就融入思政教学,切实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活动聚焦甘肃精神传承与新时代使命担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

出征仪式上,学校党委书记周怀春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围绕主题,明确目标。实践研修活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学院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载体,要让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二是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开展实践研修活动要从实践目标、实践环节、实践项目、实践形成等方面,做好各环节全过程的安排组织,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精心安排。三是成果导向,注重转化。社会实践是新时代大学生感受甘肃红色历史的重要窗口,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实践成果,增强师生的实践获得感。四是强化组织,确保安全。安全是第一要务,没有安全一切归零,要根据安全要求做好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在交通、饮食、治安、应对天气变化等方面做好做足安全保障措施,保证在实践过程中不出任何安全事故,确保实践任务安全顺利完成。

开班仪式暨警示教育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甘肃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龚天文致欢迎辞,介绍了学院背景及玉门的历史文化与石油工业发展。兰州信息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喆作动员讲话,明确了实践研修的意义与安排。随后举行授旗仪式。铁人干部学院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白建雄就教学、生活等纪律要求进行说明,并通过警示教育片强化研修规范。

7月15日,一场融合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主题教育活动在酒泉市生动展开。中共酒泉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梁建忠作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专题讲座。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背景、主要内容、世界观和方法论展开讲解,师生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在系统的理论阐释中深化了对新时代思想精髓的把握。

午后,师生们踏上红色实践教学之旅。在孙建初纪念碑前,郑璇老师动情讲述“中国石油之父”踏遍祁连、为国寻油的传奇人生;梁洁老师通过纪念馆的珍贵史料,将科技报国的赤子情怀娓娓道来。老一井旁,李颖老师带领学员“重走铁人路”,李樱桃老师以互动教学点燃“工业报国”的传承之火;古朴的老君庙下,孙玉娇老师解密石油开采与庙宇的百年渊源;玉门解放门前,马红秀老师以鲜活的英雄史诗,再现这座城市的光荣记忆。

夜幕降临,情景教学《守忠魂 立意志 我的中国心》以沉浸式课堂掀起情感浪潮。铁人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在光影交织中具象呈现,许多学员悄然拭泪。当《我的中国心》《国家》的旋律响起,全场自发合唱,拳拳爱国心化作铿锵音符,将“守忠魂、立意志”的信念深深刻进血脉。

此次研修为期一周,将开展数场专题辅导、现场教学、现场课和体验教学以及情景教学,不仅是对老师们思想政治素质的一次全面提升,更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一次有力推动。不仅促进了教师间的思想碰撞与交融,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升华,助力学校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与教学能力,为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党建引领风帆劲 砥砺奋进谱新篇——兰州信息科技学院2024年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综述
下一篇: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